这个夏天,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一支志愿者团队穿梭活跃在西樵街巷,高温挡不住他们挖掘乡村文化宝藏的热情,他们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丹心筑梦实践团。这群大学生志愿者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开展公益夏令营、深度访谈调研、新媒体宣传推广等活动,推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丹心筑梦志愿组的课堂小老师们结合西樵镇的特色文化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打磨出一系列 “有料又有趣” 的课程。他们从西樵山一草一木讲起,把家乡生态故事融入趣味互动,让孩子们跟着 “小老师”,认识本土植物、了解生态保护意义,用行动守护家乡绿水青山;他们自创用科举往事搭配粤语吟诵,深度挖掘西樵“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在平仄韵律间,孩子们跟着小老师,用乡音触摸传统文化温度,让古老格律在童声中流淌出新的生命力;他们还带着孩子们追溯家乡篮球文化,球场上奔跑、传球、投篮,拼搏奋进的精神在一次次跳跃中扎根生长。
实践团成员们给孩子们授课互动
顶着炎炎烈日,丹心筑梦调研组的同学们与西樵镇新乡贤、著名书法家张桂光教授促膝长谈,墨香缭绕间,聆听书法艺术传承故事,触摸传统文化在当代的 “温度” ;他们走访村支部书记、对话老村民,挖掘六祖诞、关帝诞等民俗背后的 “治理密码” ,从民俗活动如何凝聚乡情,到助力基层治理,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路径,在一次次交流中愈发清晰;他们跟着手艺人学编篾、造型,从选材到成品,每一步都藏着先辈智慧,让 “传承” 二字不再抽象,而是变成可感温度。
实践团成员采访张桂光教授
实践团成员学习“竹织雨帽”非遗文化
面对百西社区传统文物分散难题,队员们又化身 “文化导游”,规划趣味研学路线 。把散落的文化碎片串联成线,让游客跟着脚步 “打卡” 西樵,感受乡村文化独特魅力,为乡村旅游添一抹文化亮色。
实践团队员们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要靠无数人用脚步丈量、用真心践行”,实践团的队员们表示,在百千万工程的浪潮里,丹心筑梦实践团将继续扎根文化沃土,响应国家号召,深耕文化传承之路,让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供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丹心筑梦实践团
【频道编辑】陈地杰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排名前十证券公司,什么是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最新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